8月31日至9月1日,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。20多位各国领导人和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共聚一堂,共谋加强政治、安全、经贸、科技、人文等领域的合作。这是我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,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。
上合组织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,是当今世界幅员最广、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。2024年,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约5124亿美元,比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的2001年增长约42倍。
天津港的海上航线通达10个上合组织国家,今年前7个月,天津与上合组织相关国家的进出口额高达533.7亿元人民币,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.2%。天津的中国制造深受上合组织国家的欢迎。
天津一家电动自行车企业,每天有约400台电动自行车,发往哈萨克斯坦等上合国家市场。而在去年,这一数字还是平均每天150台。今年他们在上合组织国家的出口额,已经占到企业总营收的80%以上。
上合组织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7个国家,人口约占世界一半、经济总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。为了打开这些市场,这家企业针对不同国家的需求改制自行车,甚至推出专属“定制版”。像出口中亚和南亚的自行车相比国内产品,握距更宽、车身距更长,而出口俄罗斯的还会用专门的雪地胎。
展开剩余71%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是天津的传统优势产业,产量占全国的接近一半。据天津海关统计,2025年上半年,天津市对上合组织相关国家出口电动摩托车及脚踏车27.6万辆,同比增长77.3%。
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 赵忠秀:中国对于上合组织,今年机电产品出口占了我们总出口将近三分之二,当然我们也从上合组织进口了大量的能源包括农产品,中国和上合组织的其他成员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。大家秉着互利共赢的理念,来发展深化国际经贸合作,切实体现了以国内大市场为主体,国内国外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样一种新发展格局。
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以来,区域间贸易规模屡创新高。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从2001年时的120亿美元,升至2024年的约5124亿美元,增长约42倍。
河南洛阳一家拖拉机生产企业,针对中亚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作业需求,对拖拉机的核心配置进行了优化升级,实现“量体裁衣”。比如针对哈萨克斯坦重负荷牵引作业的需求,专门配套了加强型摆式牵引装置和气刹系统,确保作业安全稳定;大流量液压系统,还能为宽幅播种机、大型犁具等持续供能,可以大幅提升田间作业效率。
近年来,这家拖拉机企业与上合组织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紧密,最近三年企业向上合组织国家累计销售拖拉机超过10000台。
今年前7个月,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出口农业机械增长47.8%。
持续增长的数据背后,是越来越紧密的贸易往来和越来越畅通的物流运输网络。近年来,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,推动跨境经贸合作效率持续提升。
山东青岛上合示范区建成开通了TIR模式,也就是在联合国《国际公路运输公约》的基础上建立了跨境公路物流模式,凭借统一的国际担保系统,可以在缔约国之间实现跨境运输“一次申报、一车直达”,全程不换车、不倒装、免查验,能够大幅提高通关效率。
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一部部长 臧元奇:我们打通口岸联动机制,综合运用口岸通关数据、指令交互等,实现TIR出境车辆口岸随到随放、一证直达。通关时效提升80%,物流成本降低至空运四分之一。
做了25年外贸生意的张少勇要把一批来自浙江湖州的饮料,发往上合组织国家,通过公路运输,8天后就能送到客户手中。而在几年前,同样的路程往往需要20天时间。通关倒运货物损耗等问题层出不穷。现在,他们再也不用为通关运输发愁了。
2023年,在上合示范区管委会的推动下,上合示范区至俄罗斯TIR运输通道正式开通。如今,上合示范区已开通中俄、中吉乌、中哈、中白4条TIR国际道路线路。
为了让这条通路更加顺畅,上合示范区还建立了“7×24小时”智能服务机制,一站式通关监管服务不但让货物进出跑出“加速度”,还实现了进出口双向贯通。胶州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科副科长 杨慧鑫:今年以来,上合示范区共发运TIR运输车辆286辆,同比增长118.3%,发运货值1.8亿元,同比增长153.6%。
从奔流不息的物流通道,到口岸示范区多点开花,再到数字化经贸平台深度融合,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经贸往来连结硕果,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“新引擎”。
原标题:成立24年,贸易额增长42倍,上合组织迎来大市场
发布于:北京市免费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