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记:倚老卖老,想占便宜还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一点亏?
作者/南海看云
办公室里带饭少给一块钱,这种事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。有人觉得是小事计较不得,有人却觉得是底线不能让。其实这哪是一块钱的事?不过是每个人从生活里攒出来的规矩碰了面——有人习惯占点小便宜,有人认死理不松劲,碰在一起,就成了常有的摩擦。
某公司一位老员工让新员工帮忙带饭,新员工跟他说饭钱是31块钱,可是老员工却四舍五入转了30块钱!新员工看钱少了,提醒老员工再转1块钱。可老员工却不爽了,教育新员工“吃亏是福”……
一块钱的转账记录:办公室里的带饭风波
李涛(化名)把手机往桌上一摔时,玻璃屏磕在金属桌沿上,发出刺耳的声响。周围同事假装翻文件的手顿了顿,没人敢抬头——这已经是今天第三次听到他抱怨新来的实习生了。
“现在小孩真是一点亏不能吃。”他扯着嗓子往茶水间走,路过打印机时故意踢了一脚,“三十一块钱的饭,我转三十怎么了?当年我带新人,自掏腰包买咖啡都心甘情愿。”
这话没人接茬。但凡是在这栋写字楼里待过半年的,都知道李涛有个习惯:每天中午雷打不动让别人带饭,要么说“下次一起给”,要么就像今天这样,转钱时总要“四舍五入”掉零头。上回让前台小妹带奶茶,十七块五的单只转十五,对方憋了三天,最后找借口调去了别的部门。
此刻被议论的实习生王磊(化名),正对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发呆。三十块的到账提醒下面,是他十分钟前发的“涛哥,饭钱是三十一块”。对话框上方还停留着上周的记录:李涛让他带楼下的煎饼,八块钱的单转了七块,当时王磊没好意思说什么,自己默默补了一块。
“磊子,发什么愣呢?”邻座的张姐递过来一颗糖,“李哥那人就这样,你别往心里去。”
王磊捏紧了手机。他想起今早出门前,母亲特意往他包里塞了袋苹果:“刚上班别太较真,跟前辈处好关系。”可现在他盯着那笔转账,只觉得喉咙发紧——他这个月实习工资还没发,三十一块是他半天的饭钱。
两次带饭经历:无法调和的处事之道
其实这不是王磊第一次被李涛“抹零”。
上周四的午休时间,他刚走到电梯口,就被李涛叫住。“小王,帮我带个煎饼呗,加双蛋加里脊。”对方头也没抬地敲着键盘,“记得多刷点酱,跟老板说要现烙的。”
王磊在煎饼摊前等了十分钟,付账时特意看了眼价目表:基础款六块,加双蛋加里脊是八块。他扫码付了钱,拎着还冒热气的煎饼回办公室,李涛接过就咬了一大口,含糊不清地说“谢了啊”,直到下午快下班,才转来七块钱。
“老板说收七块。”王磊当时鼓起勇气提醒,李涛却挥挥手:“嗨,我常买,都收七块。”可王磊清楚记得,摊主见他是生面孔,特意指了价目表说“按这个算”。
那天晚上他跟大学室友打电话,对方劝他:“一块钱而已,别因小失大。”他想了想也是,第二天见到李涛时,还主动打了招呼。
没想到这周更过分。今天中午他刚走到楼下快餐店,手机就响了,李涛在那头催得急:“赶紧的,我饿死了,就上次你吃的那个排骨饭,给我也来一份。”王磊报菜名时特意说了句“二十五一份”,对方“嗯”了一声就挂了电话。
等他拎着两份饭回到办公室,李涛已经趴在桌上打盹。王磊把饭放在他手边,刚要开口说钱的事,对方突然抬起头:“多少钱?我转给你。”王磊报了“三十一”,看着李涛点开转账界面,输入金额时却顿了顿。
“三十得了,零头别算了。”李涛点完发送就去拆饭盒。
这句话像根针,刺破了王磊上周勉强压下去的委屈。他看着对方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,突然觉得那一块钱比上个月的房租还沉重。
网友:连1元都坑新人,这种人品好不了哪去
看看网友一边倒留言吧。
什么师傅呀!就是个陌生人。和街上问路,随口叫一声“哥们”意思差不多。只是一种客气的称呼。说白了不过是老员工欺负新员工脸嫩,想占便宜摆老资格罢了。人家真不鸟他,他也没撤。
谁知道谁能干几天,离开这个厂谁认识谁,别说外地的,就算是一个县的,一个乡镇的,离开这个厂都不想有任何交集。
为啥要吃亏?亲兄弟还明算账呢,何况是个外人!吃亏是福就是道德绑架,谁说这话,让他吃个亏试试?现实案例就是那个搞笑的调解员。
不贴钱表明新员工有原则,不会轻易被他人拿捏。不能倚老卖老!本来即便出钱,但也要去买,这不是在付出劳动力吗?!所以老员工只想占便宜得不到福!
总被教育要“善解人意”,却没人教我们如何“善待自己”。善良是美德,但没必要透支。我们可以包容,但没必要勉强。别人都不尊重你了,何必还惯着他。
你看人家对方都说了,年轻人吃不了一点亏呀,其实他明白他在占这个新人的便宜,是不是那你明白的事儿,你他明白,然后受害者就不能明白吗?
这明摆着就是欺负新员工,最反感的就是欺负亲员工的人,自己来这里之前被别人欺负了,现在要欺负别人这种人德行不好就是要让零零后的人来打击一下。
……
@南海看云 用文字感受人间冷暖,感谢您的信任与陪伴,欢迎转发与关注!
(文章源于网上公开内容整理,如有不实,请告知删文。原创不易,请尊重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)
免费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